Saturday, March 25, 2006

荒谬的大学听证会

2006320日(星期一),15名马大学生经历了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一天。可悲的是,他们和另外两名朋友因为在校园选举前在国会前求见前任高等教育部部长沙菲益而被校方引用大专法令传召出席听证会,显示大学管理层继续打压亲学生阵线。可笑的是,他们在经历一天的漫长的审讯,却最终草草了事以“证据失踪”的理由撤销控状,而另外两名朋友则分别因为资料错误和听证委员会主席不愿进入正题被延迟审讯。

自去年校园选举后,18名来自马大、理大和博大陆陆续续被校方传召出席听证会,然而却都在过后不了了之,至今都未有任何下文。在听证会进行的过程里,它引发了不少争议,包括听证会以闭门方式进行,控方和法官同为一方,家长代表不被允许进入等等。如今,马大校方却在之前的听证会仍然未完成之际,就开始新一轮的听证会控告。可笑的背后再次显示大学听证会的荒谬。

以一般法律程序为准,控方在提控嫌疑犯时必须确保已经拥有足够的证据并负责保护证据。这次事件显示校方在处理听证会显得不专业。校方在传召学生出席听证会必须确保证据的完整。但是,校方却在进行听证会之际忽然表示证据失踪,因此草草撤销控状。这对面对听证会的学生来说极为不公平,因为他们在听证会前面临重大的心理压力和作出充分准备,却面临听证会草草结束。校方处理听证会的草率也显现在错误百出的控状信上。

此外,听证会程序的不透明也让人对校方在此次听证会是否拥有足够的证据感到质疑。校方在寄出控状时,往往并未附上任何证据,使学生无从了结对他不利的证据和听证会的合理性,更无法做好完善的准备。马大这次突然以证据失踪撤销控状,让人怀疑校方是否已拥有足够的证据,还是只是恶意提控学生,在学生群中制造白色恐怖。

第一名进入听证会的学生则面临听证委员会迟迟不愿进入正题的问题。负责审讯的3名马大官员在大约1句钟的听证会上,只是不断向他重提其就读的中学的历史,并没有读出罪名和问他是否认罪。这显示听证会的程序模糊,听证委员会无法恰当的处理听证会的进行,使到听证会冗长却毫无进度。

一个没有明确程序、不透明、不专业的听证会,将无法保证学生的权益获得充分的保障。一个如此的听证会必然将遭到各方质疑起公正性,而面对学生也惶恐不安,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可忍心让所谓的“国家的下一代领导人”面临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而遭到扼杀吗?

大学听证会是大专法令赋权大学校方进行。一个荒谬的大学听证会也源自于大专法令的制定和实行。在大专法令已引起众多争议时,大专法令必须被废除,并以一项尊重学生基本权益的法令取而代之。

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24/3/2006

Labels:

辩论“粉丝”——论辩论员对社会时事的缺乏敏感

辩论在公民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里,辩论将能协助公民们思量和探讨利弊和重要性以决定公共政策。因此,许多有心人士一直推动辩论比赛,希望能将思辨精神推广到社会各层面,以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因此,辩论比赛所承载的使命并非只是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赛事,它也需要加强参与者和观赛者的思考逻辑,并鼓励他们反思社会上的事务,进而采取行动。

10届全国大专辩论会的主题“专心处世,口惠实至”正表达了筹委会对辩论比赛的期许。十辩特刊明确指出,大专生既然是社会的眼睛,就更应用心对待社会,认真地对世界既有的现象和议题有所醒觉及认知。全辩筹委也不愿辩论只是辩手在舞台上的七情上脸,雄辩滔滔;而是能唤醒参与者的求知欲望及思辨精神,并把参与辩论时知性论辩与感性启发的精神融入现实生活中,对实施勇于表态,仗义直言。

然而,这次赛会除了有少数辩论员成功展现他们对社会的敏感度,却也突显许多辩论员欠缺了社会常识,说出了许多反智和可笑的话。赛会所设定的辩题凸现了筹委会的用心。这届辩题扣紧了当今社会所发生的种种现象和议题,包括了人权,男女平等,两线制,华教,三权和全球化等等。因此,辩题对辩手关心社会的敏感度产生极高的要求。

如果辩手只是在赛会前临时抱佛脚,欠缺平常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反思,其无知将在比赛期间展露无遗。因此,整个赛会不乏“全民投反对党才叫人民自觉”、“所有反对党都是单一种族政党”似的言论。在数场比赛点评和赛会总评中,裁判都有明确指出辩论员是“常识白痴”,不了解社会时事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回应。

这类辩手只对辩论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沉醉于逻辑的建立和拆解;但是却脱离了现实社会,无法将思辨精神贯彻于个人生活中。辩论在他们眼中只是纸上的攻城伐略而已,并无事实真假之分。因此,这类辩手充其量只是辩论的“粉丝”,却未曾真正掌握辩论精神。

辩论“粉丝”的出现正是因为社会公民意识普遍下降而产生。由于他们无法意识公民责任和对社会时事保持冷漠,因此对于辩论的热情只是在辩论技术的层面继续精进。然而,辩论“粉丝”现象的发展对辩论本身来说是一项极大讽刺,因为辩论本身就背负促进公民社会的使命,却也需跟随公民意识下降而下降。

但愿辩论员能随着这次赛会的结束,能真正将思辨精神贯彻到现实生活中,对社会时事敢于思考和发表意见。这除了能让辩论员提升至更高的层次,也将促进公民社会进一步发展。

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论版23/2/2006

Labels:

Saturday, March 18, 2006

大学的社会性和保安措施

马来亚大学在农历新年前遭抢匪闯入劫走两百万令吉,轰动了整个马来西亚。在隔日,马大校长哈欣耶谷即刻宣布将加强保安,实行严禁闲人进入的条例,规定所有进出者必须拥有通行证,其他人则必须向入口处的警卫登记。马大也将不允许公众人士通过校园前往有八打灵再也前往吉隆坡。

在发生严重劫案后,常人的直线性反应往往就是必须加强保安,限制外人的出入,以避免劫案再次发生。这方案也许对于私人地方或高度机密重地是适用,然而对于如大学必须与社会接轨的地方似乎不妥当。

大学除了作为大专生求学的地方,也是社会的知识中心。社会人士在面临问题或瓶颈时,都会前往大学通过上课旁听,或寻求学术人员指导,或进入图书馆寻找资料,以求提升自我和解决问题。大学里的学术人员和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都必须与社会人士进行交流或咨询,以确保研究并不会只是纸上谈兵,与现实脱节。除此之外,大学也时常举行研讨会或论坛,以讨论社会上所发生的问题。

许多外国大学如邻国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都选择不建立围墙或不限制外人的进出。这项政策使社会可在不受任何限制下与大学进行联系,或使用大学资源。此举将使知识在社会迅速传播,大学也将能紧密贴近社会脉搏,因而导致知识将能被高度发展和使用。

马大所采取的保安措施已经限制了大学和社会本该有的紧密联系。社会人士都必须面临多番的盘问或刁难才能成功进入校园,甚至教授或讲师的研究助理(许多研究助理都不是马大正式的员工,只是由教授和讲师私人聘请,因此没有通行证)都面临一样的问题。许多人士也因为保安人员的一丝怀疑,也因此被拒绝进入马大。

大学的确需要保安系统,以护卫大学的资产和学生的安全。但是,护卫校园目的却不应该是限制人们进入大学来完成,而是必须提升保安人员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和行动效率。保安人员玩忽职守才是马大保安疏漏的原因,而马大必须加强的是保安人员的素质。不久前,马大的一个巨大气缸被人利用吊车和罗里偷走。虽然每个校门都有保安人员站岗,但是却无人阻止,显示马大保安人员的轻率。

马大发生两百万劫案,而许多驾车人士的确利用马大作为来往吉隆坡和八打灵再也的捷径。然而,这却不能成为合理化限制人们进入的理由,因为大学始终必须保持其本身的社会性。因此,马大应该继续开放校园让社会人士能自由进入。

Labels:

Thursday, March 16, 2006

站出来支持猪农

华小董事会主权和校长贪污问题近日在华社掀起阵阵巨浪。除了媒体每日的追踪报道,华团和评论界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支持,或是尝试自居调解人。在同一时间,华社同样在乎和国家同样边缘化的养猪业也一样面临了危机。马六甲82家猪农从去年底开始就面临州政府逼迁和关闭的命运。然而,由于课题缺乏爆炸性的争论,华社和媒体对于该事件的关注和报道似乎远远少于华小危机。猪农只能尝试在报章登广告,泣求华社和政党的关注。

马来西亚猪农的故事充满悲情。长久以来,养猪业虽然曾经为国家发展贡献和赚取外汇,但是却也时常被国家排斥于主流之外。马来西亚不曾针对养猪业提出完整的规划,猪农始终只能想着今事,而不敢奢望未来。因此,养猪业的发展仍然原地踏步。在许多农业领域已开始采用高科技方式来进行生产和避免影响生态环境,许多猪农仍然沿用从其历代相传下来的方式。

政府在处理养猪业的问题也总是轻率和草草了事。尽管猪只在马来社群是敏感课题,然而政府却不曾严正看待问题,更多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立百病毒严重爆发并引起社会恐慌后,政府迟迟才发现新病毒和毁猪。此外,对于立百病毒的受害者和猪农面临的损失,政府所给于资援却是微不足道。立百事件后,政府更名正言顺企图关闭养猪场。

马六甲82家猪农今天面临的状况,只是延续猪农一直以来的悲歌。养猪场必须关闭的原因实际并非不可解决,只是政府不愿解决。养猪场一直被指污染环境,是因为政府始终不愿保证养猪业的长远发展和提供津贴及资源提升养猪场的卫生环境和设备。在缺乏未来保障和资源的情况下,猪农无法和无能提升养猪场,因此影响了周遭的环境。如今,政府不愿帮助,反而借此将养猪场关闭,显示其眼不见为净。

虽然马六甲政府早在1999年已决定关闭养猪场,却在7年后的今天突然间火速进行。7年间水静无声,除了显示我国政府制度的官僚作风,更凸现国阵华基政党“当家不当权”,只能欺上瞒下。虽然当时有两名马华行政议员处在当时的行政议会,这项政策竟然能在7年里不曾被透露,不曾寻求民意,不曾被纠正。马华行政议员当初无法阻止不合理的政策通过,只能期盼政策能随时间而过去。

然而,这项政策并未如此而被忘记,却在7年后突然又被执行。马华行政议员现在能做的就是替政府擦屁股,收拾局面。马华逃离政治,除了提倡终身学习外,却无能在体制内早早解决问题,也只能在事后发怒怪责猪农领袖搞事。这充分显示马华在“当家不当权”的当儿,也好像鲁迅手中的阿Q一直怪别人。猪农已经快没有饭吃了,华人已经快没有猪肉吃了,马华领袖却只是像在处理私人恩怨问题,将矛头指向个人。

在这当儿,我个人可能无法站到最前线去协助猪农们,但是却也能学学杨白杨先生讲讲“站出来支持猪农!!”,给于猪农无限的精神支持,让他们不再觉得悲情;并向甲州马华领袖讲“历史最终会记住你们!”。加油!猪农!

刊登于当今大马读者特约16/3/2006

Labels:

Tuesday, March 07, 2006

“先进州”的水供不先进

在沙亚南发生水祸的同时,雪兰莪多个地区也面临同样水祸——此水祸非水灾,而是自来水发出臭粪味。虽然水供公司在其文告指出自来水仍然可以安全食用,但是大多数市民还是因为感到恶心,或是为健康着想,宁愿购买矿泉水活饮用水。

虽然雪兰莪自封先进州,但是却未能提供良好素质的食水供应。雪兰莪食水供应时常发生状况,其中最平常的是食水有黄泥。因此,雪兰莪州大多数住家都装有滤水机,而RO水机更是满街可见。除此之外,水源或滤水站也曾因为污染而被关闭,导致一些地区被逼暂停水供。

虽然雪州食水供应已经私营化,但是其素质并未如承诺般提升。更让人感到不满的是,虽然水供服务差劲,但是雪州水公司仍然屡次要求水费起价,却并未有具体计划来提高水供素质。

这一次,雪兰莪多个地区的水供发出异味,但是水供公司除了表示水可安全引用外,并没有进一步解释问题发生的原因。这不透明的做法根本无法解开市民的疑惑,而也加剧了市民的不满。作为消费者,市民有权知道水供的安全可靠性。然而,由于对水供的安全出现不确定性,使到市民必须花多一笔钱去购买矿泉水活饮用水。

人人都有权享用安全的水供。就如世界人权宣言第15条所言,每个人皆应享有充足、安全、可接受、可获取及价格合理的用水的权利。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对于水供资讯的权利。水供公司必须尽快履行其社会责任,向市民解释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做出补救措施确保事件不会再次重演。此外,水供公司也有必要对受影响的市民作出赔偿。水供公司也必须提升水供服务,确保市民能享有真正“先进”的水供。

自称先进州的雪兰莪,除了在经济发展达到高水平之外,也必须确保人民能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良好素质的水供。雪兰莪州政府本身必须加强监督水供服务的素质,否则只是让“先进州”成为一项讽刺。

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7/3/2006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