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为我在《星洲日报》的专栏《文明益进》而写,原定应于2006年11月14日(星期二)登出。这篇文章相信应该已经被《星洲日报》退稿,因为我检查过《星洲互动》,发现刘益万先生所写的《国策大会响锣了》(http://www.sinchew-i.com/commentary/index.phtml?sec=10&sdate=&artid=200611130493)已被上载在六日谭(照惯例而言,《星洲互动》会在前一天傍晚上载隔天早上在言路版登出的文章)。然而,我至今未曾收到《星洲日报》的来电或电邮,正式通知我已经被退稿了。
王德齐
2006年11月13日(星期一)晚上8点43分
为什么我反对张晓卿收购南洋?
我一开始并不是《星洲日报》的读者。自小学三年级开始阅报直到南洋528报变为止,我都是《南洋商报》的读者,因此《南洋商报》影响了我对这世界的基本认知。然而,自南洋报业被马华收购后,我家人罢买《南洋商报》以示抗议,因此开始了与《星洲日报》结缘的日子。
开始阅读《星洲日报》的时候,也是我人生阅历和思考迅速发展的时候。进入马大后所面对种种的社会现象,《星洲日报》提供了许多思考的养素。此后,虽然网络媒体和新报章陆续成立,《星洲日报》依然是我每日必读的报章。至今,我有幸成为《星洲日报》的专栏作者之一。
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随之引发的报业垄断争议,《星洲日报》作为张氏媒体舰队的龙头无可避免地也被卷入这场争议之中。虽然一些《星洲日报》职员认为这场争议实际上是冲着《星洲日报》而来,但是我选择明确表达反对张晓卿垄断中文报业的立场,而我也清楚知道张晓卿的个人所为和广大星洲员工无关。
作为一名马大会计系学生,我所接受的教育让我无法相信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是件好事。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后,他个人旗下报章已在中文报业市场拥有80巴仙以上占有率。由于政府发出的报章准证导致中文报章市场门槛极高和另两家中文报章不足以构成威胁,80多巴仙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上足以构成在中文报业市场拥有垄断,或近乎垄断的权力。
垄断市场的最直接影响将是读者和广告客户将丧失对等的议价能力,面对中文报章轻易涨价的可能性。另一个影响则无关经济,言论是否能维持多元,不同的意见能否并存也令人怀疑。企业可被视为企业主意志的延伸,企业主必然有其偏见和利益,因此旗下员工必然得考量老板利益或揣摩他的想法,张晓卿不认同或是侵犯其利益的意见自然会面对登报的难度。
虽然张晓卿在其文章表达了发扬中华文化的意愿,并誓言将维护华人读者应有的权益和让这个社群的声音和观点能够传播下去,但是人非圣贤,岂能过分要求张氏扮演能容纳多元声音的“自由代理人(free agent)”的理想化角色,而置张晓卿于打压言论自由的罪人位置。既然如此,我们应该致力于避免中文报章过度集中或垄断于一人手中,并打造完全自由的竞争环境,使多元言论能充分表达出来。
同样的,当中文报章不再过度集中或垄断于一人手中,中文报章不会为了维护同一企业主的经济利益而出现协调并利用强大的市场议价能力,使到中文读者和广告客户面对轻易涨价的风险。他们反而应该各自竞争提高效率,争相以擦边球方式在现有政治架构下争取中文读者权益,以取悦读者来提高销量进而提高盈利。
反对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反对张晓卿垄断中文报业,并非是要和《星洲日报》过不去,或是让《南洋商报》继续蒙受亏损而倒闭,毕竟两者与我都有深厚的感情和回忆;而是希望我国尚存的丁点言论自由得以维系,以及广大的中文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利益得以维护。Labels: 评论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