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1, 2008

temporary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阿都拉的经济成绩单

近半年由一系列大型基建工程和企业合并计划所营造的大马经济“美好感觉”,已遭加剧的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一一吹灭。这几天,政府高官早已经不敢再宣扬大马股市荣景代表了经济的现实状况,反而一再强调,股市大跌只是金融问题,而大马经济依然有强劲的基本面。

他们的反复说词,揭露了这一次荣景其实只是不具实质经济基础支撑的假性繁荣。股市内频频创新高的股价和交易,只能反映金融市场的气氛,却不一定和实质经济有关联。

股市荣景下的投机活动象征着产业拥有权的活跃转让,从价差中赚取盈利。当股市升至最高点后,最后一个傻瓜将是承受股市下滑亏损的人。这类活动不具生产性,无法衍生出更多具经济效益的资产和原料,让整体产能能继续扩张下去。

清醒的学者其实在之前就已曾发出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提醒民众这只是非理性的假象。 曾在马大任教的经济学家佐摩就曾强调,股市无法反映大马的实质经济发展,因此不应成为衡量大马经济的指标。不过,处在体制之内的国家银行总裁洁蒂却要到泡沫点破之后,才能提醒大众股市起伏波动,并不一定能反映整体国家经济的走向。

政府此前一再放大股市荣景反映国家经济走向,背后有其政治利益的考量。阿都拉政府上任以来,其经济政绩是非常苍白的。他所强调的农业领域发展受惠于国际原产品市场的高涨,才会显得一片荣景。不过,大马整体经济的转型却显得缓慢无力,处在不上不下之间,皆无力应对底价劳工国的竞争,也缺乏高价值的产业。

因此,阿都拉政府就以恰巧降临的股市荣景作为其执政4年来最大的经济政绩,并大力刺激股市内的非理性气氛,企图满足城市选民对国家经济表现的期望。但是,随着股市因为美国次级房贷风暴而大幅波动,阿都拉政府已难以利用股市荣景支撑其苍白的政绩。

但是,这不意味他们会就此清醒,认真解决大马经济的实质问题。阿都拉依然会通过四个区域的特别发展计划,陆续发放更多基建工程,试图以此力挽狂澜,维持国家经济发展。不过,佐摩此前就已曾提醒,庞大投资额并不必然也能引起庞大的经济效应。大型基建工程更多时候只是打造了一群“白象”。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

Labels:

国庆日究竟有什么能让我们骄傲

每当提及马来亚在1957831日独立时,官方历史最引以为敖的,即是马来亚是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完成主权转移,从英国人手中的获得独立。政府高官们更会喋喋不休地提醒我国民众,相比在浴血战争中从殖民者手中争取独立的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和缅甸,我们已是幸福百倍,因此必须好好珍惜。

不过,独立过程除了和平主权转移之外,我们究竟还有什么值得感到骄傲呢?在东马并不十分同意的独立日,究竟还有什么精神让我们回味,并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呢?

我想是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真的值得能让我们骄傲。马来西亚成立44年以来,我们依然不能获得独立所带来的自由平等意义,坐享庞大利益的执政集团国阵依然牢控政权,人民在“爱国”意识下宣布效忠首相阿都拉和国阵。

旧时代殖民地遗留下来种种钳制基本人权的内安法令、紧急法令、出版及印刷法令、煽动法令至今依然张牙舞爪,甚至将魔爪舞至活在新时代的网民身旁。那个时候我们开国元老曾经唾弃的分而治之,却遭他们的继承者披上羊皮,重现在他们号称能促进各种族融洽相处的政策里,侵蚀我国的政经文教体制之中。

虽然从木屋发展至双峰塔,但是种族联盟的模式却未曾进化至多元种族政党的模式,以种族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未进化至以需要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社会制度也没从保障温饱权进化至保障宗教自由权、政治参与权、言论自由权等等。国家制度反而更见大倒退,人民渐渐丧失更多的基本权益。

从马来亚独立,以及马来西亚成立到现在,经历了被殖民、种族冲突、宪政危机等经验,却从来不能协助全体国民反思国家体制和政策的不足,以及种族和宗教政治的局限于危险,将危机转为向上发展的契机,一味容许玩弄种族政治的政客捞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其他国家虽然在争取独立和寻找国家发展方向的过程,比我国吃了更多苦头,绕了更多的弯路,但是却能从苦头和弯路中反省,更加保障所有人民基本和平等权益,进一步向前迈进。马来西亚曾经大力抨击的南非,也已在90年代初焕然一新,通过保障所有人,不论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差异,都拥有人权和平等机会的宪法。

马来西亚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真正的觉醒呢?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Labels:

Tuesday, August 07, 2007

15.5%和3.6%的不同意义

近日在媒体上掀起华小拨款数字争议论战,如果不能真正认识每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无助于我们了解华教发展的真正情况,并让不负责任的政客如墨鱼般喷墨而逃。

这场文告战源自于马华教育局主任李成材,发表文告指华小第九大马计划下所获得的总拨款,即包括行政津贴和发展拨款为15.5%,并暗批董教总误导华社指华小只有23%的拨款。董教总隔日即批评李成材意图以行政津贴来混淆发展拨款,为政府不公平的发展拨款政策辩护。

但是,李成材、魏家祥和尤绰韬随后纷纷批董教总只看“部分事实”,而强调他们所指的是“全面事实,并指两种都同等重要,而15.5%的数据更实“毋庸争议和铁一般的事实。”

没有人会否认两者都同等重要,也没有人会否认15.5%华小总拨款是铁一般的事实。不过,行政津贴和发展拨款本质既然截然不同,因此15.5%3.6%也都代表不同的意义。

正如董教总所说的,行政津贴主要是作为学校缴付水电费、电话费、购买教具和其他的行政开销,而发展拨款则是指兴建新学校、重建校舍、扩建校舍、维修校舍、购买桌椅及其它硬体设备的拨款。

前者只是日常开销,旨在维持华小运作,但是后者却是资本开销,事关华小未来能否持续增加和扩张,以容纳更多华小生和提升教育素质。若能了解其中差异,就能了解个别数据所带来的影响。

董教总所说的3.6%,即是指政府在有关计划拨下发展拨款分给华小的部分,相对之下国小获得总拨款的95.06%。华小虽然依然每日正常运作,但是在未来发展扩张方面所面对的打压却已经昭然若揭。即便在加上李成材称谓政府随后增加的拨款,华小所获得的发展拨款也只增至4.8%,而国小依然是93.4%

董教总一直以来为华小争取合理公平的建校机制和发展拨款,大力鞭挞政府只拨出微不足道的发展拨款。行政津贴并非不重要,但是在这场争论中根本毫不相干,因此15.5%只不过是一堆渗了水的数据。

李成材、魏家祥和尤绰韬若非愚昧,就是在欺骗公众。将各具不同意义的数据相加已模糊华教面对不公对待的真相,其罪恶无异金鹏集团高层炮制假账欺骗投资者的钱。马华一味坚持渗了水的数据,只是在掩饰其华教功绩的苍白,为来届大选粉饰橱窗。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Labels:

Tuesday, July 31, 2007

翁诗杰,别移门迁柱!

当北大规定女大学生不得穿西裤,只能穿长裙的新规定在媒体上曝光时,有记者采访高教部副部长翁诗杰时问及一些人在互联网留言,指该大学华裔学生代表无能,他即反驳说,那些指他人无能者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无能。

他也表示,至少有关学生代表会见他时,已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反观那些在网上骂人者,却不懂行使学生权力,没有依循正确管道做出投诉。主宰全国高教素质和大专生命运的高教部副部长在猛烈炮轰大专生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为何我国高教体系会出现放弃基本权力的大学生呢?

让我们将时空回转到今年的410日,即高教部长慕斯达法在国会宣布允许成立各种族文化学会的隔日,翁诗杰和马青团总秘书魏家祥高高兴兴迅速宣布,博大已经批准成立中华文化学会,似乎自认已为华人子弟立下大功。但是,博大华文学会在哪里呢?

博华依足程序,遵守高教部高官爱谈的“正确管道”提出申请,首先发函校方要求注册,并在遭校方以高教部指令拒绝注册后,再向高教部求助,但是最终却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华文化学会获得注册,反而博华至今仍无人理睬,也不知马华总会长黄家定是否已经“叫翁诗杰看看”。

北大严苛规定大专生装扮并非只是几个“小拿破仑”在作怪,反而是高教体制高度集权化、政治化的必然产物,而博华也是如此。大学管理权根据大专法令集中于校长和副校长手中,使他们能不受校园内大专生和学者的监督,随心所欲定制各种条例来管制学生,而学生代表理事会只是不具实权的民主橱窗。

由于最终决定大学校长和副校长人选的条件是政治联系和功绩,因此许多不学无术的“学客”往往就会迎合种族主义政客的政治需求来定制各种条规和利用不同手段来打压学生,以求能在大学内平步青云。学生在白色恐怖之下往往只能选择屈服于校方的意愿,而非反抗争取自己的权益。

当官者不能正视高教扭曲人性的机制问题,却一味炮轰学生不懂行使自身权力,不咎是移门迁柱之作。就算北大女生最终有得穿西裤上课,但是北大生还是不敢公开抗议校方的荒谬措施。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Labels:

Tuesday, July 24, 2007

又是大专毕业生失业的季节

副首相纳吉周四出席一项新书推介礼时,表示政府将会提升850个网站,提供就业机会于4千个大学资讯系的失业毕业生,并相信能为国家栽培出至少4百个新兴企业家。

同样的,高教部长慕斯达法也在当天表示,高教部将继续加强国立大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领袖素质、沟通与表达等人格素质,以便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条件。

他们的言论象征着政府解决大专毕业生失业问题的两大板斧,一是动用公款开拓新就业机会,将这些毕业生吸纳进入公共体制,二则通过大学课程提高大专生们的英语掌握能力和软技巧。

前者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案,而且只会制造一个臃肿不堪的公共领域。就算政府就如纳吉上述所言发放合约于私人界,以制造工作于他们,政府同样也需长期负担大笔开销,确保私人企业能继续聘用他们,更遑论在拐杖之下能栽培出至少4百个新兴企业家。

后者虽然看似是针对大专毕业生失业原因的长期策略,但是实际上治标不治本。软技巧必须透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累积,才能真正掌握到其奥妙,而英语也必须思想的表达,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的精髓。学习与掌握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之内,因为大学外的生活从来不会和社会与国家脱离关系。

但是,观乎各国立大学,许多大专生连决定上课服装的自由也没有,许多所谓协助他们在未来更能就业的方式,只是让大专生更无需思考决定生活细节的教条。此外,在大专法令和政治挂帅的管理层魔爪之下,许多学生连在校园选举中做出选择都不敢,更遑论透过语言和文字表达不满,改善校园生活环境。

因此,通过课堂传授的英语和软技巧,如果不能贯彻到生活上,只会遗留在课堂之内,并不会真正内化到大专生们的脑海之中。只是国家领导人从来不会懂得这点,因此才会有大学内的半吊子解决方案,并准备在他们毕业后一路扶持至死为止。

国家领导人之所以永远不懂,只因他们尽想着的是永远掌握政权。唯有在一个愚民国度里,才会有永远的掌权者。无怪乎,伯拉会在上周一国立大学学生代表理事会大学中劝勉在校园选举中当选的学生代表,不要参与校园政治!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Labels:

Wednesday, July 11, 2007

信贷情报风波的终结?

随着首相署副部长卡维斯的炮轰,许多曾因信贷情报服务公司(CTOS)所提供的错误信贷资料,而无法获得贷款的人也纷纷跳出来指控有关公司的不负责任。一时之间,它成了过街老鼠,人人皆可喊打,而大马公司委员会此时突然间提控公司董事和秘书,似乎也为广大受害者出了一口气。

信贷情报服务公司的经营手法的确存在问题。该公司无须为提供错误的情报,而负上任何责任,反而要求受害者付费来删除错误的资料,已是极为荒谬。然而,若因此为公司委员会的行动欢呼,并认为事件已获政府的解决,我们就已坠入了政治人物所设的民粹主义圈套。

公司委员会所指控的罪名,该公司早在2003年就已经犯下,而公司委员会却不曾在之前提出控诉,偏在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才将这些董事和秘书提控上庭。况且,公司委员会在维护公司良好的治理的效率也向来令人逅病。英文商业周刊《The Edge》就指出该委员会在此前并未曾成功将许多疏于职守的公司董事控上法庭。

因此,这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政府企图安抚民意和转移人民视线之举。直到政府最终拟定出一项社会各领域都能接受的管制条例前,这事件依然没有一个结果,而许多问题仍然需要公民社会的进一步辩论和解决,其中包括经营业者的责任、资料收集的范围、来源和用途,以及公众的私隐和基本权益。

虽然公众若要获得信贷资料,可以向国行或大马报穷局查询,但是信贷事情市场会出现,自然是有它的优点和需求所在。倘若这些公司所提供的情报,是整理自已被公开的信贷资料,如政府宪报、报章或公司委员会,这些公司应该被允许继续经营,毕竟维护信贷信誉是公众自己的责任。

民众私隐最容易受到侵犯的地方,往往是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和信贷情报公司之间的互换情报。郑丁贤在《星洲日报》《夜雨晨风》专栏中就指出其读者将那些欠钱不还的客户资料,都提供给信贷情报服务公司。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在未获客户授权前,都无权向第三者提供客户资料,而信贷情报公司也无权将这类情报纳入资料库中。这是管制条例必须涵盖的范围。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Labels:

核能的祸害正悄悄逼进

由于核子武器能为人类的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因此它在国际中往往会引起巨大争论,也容易引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近期的朝鲜、伊朗和南亚国家的核武发展风波就是最佳的例子。

虽然这当中有些国家如伊朗宣称自己只不过是在发展核能发电,但是由于核能发展往往是核子武器研究的入门,因此也一样挑起了国际的神经敏感线。

核能发电的发展在许多国家同样也是社会激烈争论的课题,因为它虽然是较便宜的资源,但是却会对周遭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污染,而且所谓的安全措施往往是非常脆弱,而不足以让人信任。

二十年前所发生的切诺比尔核电厂辐射外泄就导致五十六人直接死亡,并至今影响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等地,产生了许多癌症患者和畸形儿童。近年,日本的核电站也频频发生意外,而一项报告更揭露电力公司为了让存在安全隐患的核反应堆继续运转,而私下删改报告。

由于我国媒体皆积极跟进这些国际间的核能或核武纠纷,而历史书本也常提起美国二战时在日本所投下的两粒原子弹造成的威力,因此大多数大马人民都清楚核能或核武的庞大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实际上也有研究核子工艺的机构。马来西亚在1972年就设立了敦依斯迈原子能研究中心(PUSPATI),而现名为马来西亚核能研究院(MINT),主要是集中于核能的研究、培训和教育,并未设立核能发电厂。

但是,由于受到国际高昂油价和油藏逐渐枯竭的影响,马来西亚已经开始在考虑兴建收割核能发电厂。据200687日《南洋商报》报道,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贾马鲁丁就表示,我国正在研究使用替代能源来发电,包括考虑使用核能发电。

据上周五的《星洲日报》报道,贾马鲁丁又表示,我国在迈向2020年现金过目标的13年内,必须策划兴建首个核能发电厂。从考虑多个选项到必须策划兴建,我国似乎已经越来越接近核能发电。

诡异的是,虽然大家都清楚其祸害,这课题似乎仍未引起大众的注意。政府未曾就此课题征询民意,而媒体的报道依然局限于报纸的小角落,民间也未针对此课题主动提出反对。

在一片宁静中,核能的祸害正悄悄逼进马来西亚。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2日(星期一)

Labels:

Tuesday, June 26, 2007

颜文安辞职不是假账风波的终点

当金鹏集团宣布无法如期呈交年度财政报告时,假账风波已有指向人为因素造成之势。如果该集团是基于一些非人为所能控制的因素如火灾、失窃,而不能向稽查师提供有关文件,大可开诚公布,但是该集团始终未曾交待,并委任摩斯伦风险管理公司核查账目。

这显示两种可能性,第一、账目可能经人为刻意操弄,以隐藏有问题的交易,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查厘清真相;第二、金鹏集团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缺点,导致相关纪录消失而无人发现,因此必须检查管理制度找出弱点,并尝试寻回相关记录。

前者是犯法行为,后者则是管理疏忽,而且这消息已引起极严重的后果(股价大跌),股东利益已经受到损害。因此,就算原因是前者或后者,事件发展至此,公司管理层都必须负上责任,应该至少有人引咎辞职

随后在530日公布的初步调查报告显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该风波不只牵扯2006年度的财政报告,也影响2005年度的财政报告。况且,剔除这些有问题交易后,金鹏集团在这两年都将转盈为亏。此外,如果只是管理制度的缺点,该集团的管理层在去年理应已经发现并作出纠正,不会让问题拖至今年才爆发。因此,这时金鹏集团内部更应该已经有人站出来交待并负上责任。

616日公布的最终报告揭发问题似乎更为严重,远至2004年的财政报告也将受到影响,董事部也在619日针对假账和虚构文件向证券委员会和警方报案。这显示前者应是这次假账风波的原因。事情发展至此,管理层内也终于有人为此负上责任,首席执行员兼创办人颜文安在报案同一天正式宣布辞职。

金鹏集团从风波爆发到现在,已有太多时间来显示他们维护良好企业治理的决心,并恢复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可惜的是,他们却任由风波折腾许久,到了最终结果出炉才迟迟有管理层愿意负起责任,并导致股价频频狂跌,这已不得不令人怀疑马来西亚是否有决心维护良好的企业治理。

但是,最终报告的出炉,以及管理层的辞职,并不意味事件的终结。这风波还有许多仍待厘清的疑问,特别是监管机关的失责。第一,金鹏集团迟迟未向市场透露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市场一直处于揣测之中,股价跌势也未能及早止血。作为股票市场监督者的证券委员会,原本理应具备危机意识,确保金鹏集团的假账风波能及早获得透明的处理,但是却似乎没做到这一点。

第二,假账风波可以追溯至2004年的财政报告,因此作为金鹏集团稽查师的德勤理应更早发现问题。德勤在这风波是否有疏忽,或是犯错的地方,证券委员会应该进一步追查。

第三,该特别报告并未披露这些有问题的交易是如何被制造的,因此证券委员会和警方在调查后有必要进一步公布事件的来龙去脉。

如果金鹏集团假账风波未能透明处理,而监管机制的弱点也没有获得纠正,那么马来西亚展望成为世界级回教金融中心的美梦将永远不可及。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6月25日(星期一)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