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6, 2007

阿都拉的经济成绩单

近半年由一系列大型基建工程和企业合并计划所营造的大马经济“美好感觉”,已遭加剧的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一一吹灭。这几天,政府高官早已经不敢再宣扬大马股市荣景代表了经济的现实状况,反而一再强调,股市大跌只是金融问题,而大马经济依然有强劲的基本面。

他们的反复说词,揭露了这一次荣景其实只是不具实质经济基础支撑的假性繁荣。股市内频频创新高的股价和交易,只能反映金融市场的气氛,却不一定和实质经济有关联。

股市荣景下的投机活动象征着产业拥有权的活跃转让,从价差中赚取盈利。当股市升至最高点后,最后一个傻瓜将是承受股市下滑亏损的人。这类活动不具生产性,无法衍生出更多具经济效益的资产和原料,让整体产能能继续扩张下去。

清醒的学者其实在之前就已曾发出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提醒民众这只是非理性的假象。 曾在马大任教的经济学家佐摩就曾强调,股市无法反映大马的实质经济发展,因此不应成为衡量大马经济的指标。不过,处在体制之内的国家银行总裁洁蒂却要到泡沫点破之后,才能提醒大众股市起伏波动,并不一定能反映整体国家经济的走向。

政府此前一再放大股市荣景反映国家经济走向,背后有其政治利益的考量。阿都拉政府上任以来,其经济政绩是非常苍白的。他所强调的农业领域发展受惠于国际原产品市场的高涨,才会显得一片荣景。不过,大马整体经济的转型却显得缓慢无力,处在不上不下之间,皆无力应对底价劳工国的竞争,也缺乏高价值的产业。

因此,阿都拉政府就以恰巧降临的股市荣景作为其执政4年来最大的经济政绩,并大力刺激股市内的非理性气氛,企图满足城市选民对国家经济表现的期望。但是,随着股市因为美国次级房贷风暴而大幅波动,阿都拉政府已难以利用股市荣景支撑其苍白的政绩。

但是,这不意味他们会就此清醒,认真解决大马经济的实质问题。阿都拉依然会通过四个区域的特别发展计划,陆续发放更多基建工程,试图以此力挽狂澜,维持国家经济发展。不过,佐摩此前就已曾提醒,庞大投资额并不必然也能引起庞大的经济效应。大型基建工程更多时候只是打造了一群“白象”。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8月15日(星期三)

Labels:

国庆日究竟有什么能让我们骄傲

每当提及马来亚在1957831日独立时,官方历史最引以为敖的,即是马来亚是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完成主权转移,从英国人手中的获得独立。政府高官们更会喋喋不休地提醒我国民众,相比在浴血战争中从殖民者手中争取独立的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和缅甸,我们已是幸福百倍,因此必须好好珍惜。

不过,独立过程除了和平主权转移之外,我们究竟还有什么值得感到骄傲呢?在东马并不十分同意的独立日,究竟还有什么精神让我们回味,并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呢?

我想是没有什么其它的东西真的值得能让我们骄傲。马来西亚成立44年以来,我们依然不能获得独立所带来的自由平等意义,坐享庞大利益的执政集团国阵依然牢控政权,人民在“爱国”意识下宣布效忠首相阿都拉和国阵。

旧时代殖民地遗留下来种种钳制基本人权的内安法令、紧急法令、出版及印刷法令、煽动法令至今依然张牙舞爪,甚至将魔爪舞至活在新时代的网民身旁。那个时候我们开国元老曾经唾弃的分而治之,却遭他们的继承者披上羊皮,重现在他们号称能促进各种族融洽相处的政策里,侵蚀我国的政经文教体制之中。

虽然从木屋发展至双峰塔,但是种族联盟的模式却未曾进化至多元种族政党的模式,以种族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未进化至以需要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社会制度也没从保障温饱权进化至保障宗教自由权、政治参与权、言论自由权等等。国家制度反而更见大倒退,人民渐渐丧失更多的基本权益。

从马来亚独立,以及马来西亚成立到现在,经历了被殖民、种族冲突、宪政危机等经验,却从来不能协助全体国民反思国家体制和政策的不足,以及种族和宗教政治的局限于危险,将危机转为向上发展的契机,一味容许玩弄种族政治的政客捞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其他国家虽然在争取独立和寻找国家发展方向的过程,比我国吃了更多苦头,绕了更多的弯路,但是却能从苦头和弯路中反省,更加保障所有人民基本和平等权益,进一步向前迈进。马来西亚曾经大力抨击的南非,也已在90年代初焕然一新,通过保障所有人,不论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差异,都拥有人权和平等机会的宪法。

马来西亚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真正的觉醒呢?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Labels:

Tuesday, August 07, 2007

15.5%和3.6%的不同意义

近日在媒体上掀起华小拨款数字争议论战,如果不能真正认识每个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无助于我们了解华教发展的真正情况,并让不负责任的政客如墨鱼般喷墨而逃。

这场文告战源自于马华教育局主任李成材,发表文告指华小第九大马计划下所获得的总拨款,即包括行政津贴和发展拨款为15.5%,并暗批董教总误导华社指华小只有23%的拨款。董教总隔日即批评李成材意图以行政津贴来混淆发展拨款,为政府不公平的发展拨款政策辩护。

但是,李成材、魏家祥和尤绰韬随后纷纷批董教总只看“部分事实”,而强调他们所指的是“全面事实,并指两种都同等重要,而15.5%的数据更实“毋庸争议和铁一般的事实。”

没有人会否认两者都同等重要,也没有人会否认15.5%华小总拨款是铁一般的事实。不过,行政津贴和发展拨款本质既然截然不同,因此15.5%3.6%也都代表不同的意义。

正如董教总所说的,行政津贴主要是作为学校缴付水电费、电话费、购买教具和其他的行政开销,而发展拨款则是指兴建新学校、重建校舍、扩建校舍、维修校舍、购买桌椅及其它硬体设备的拨款。

前者只是日常开销,旨在维持华小运作,但是后者却是资本开销,事关华小未来能否持续增加和扩张,以容纳更多华小生和提升教育素质。若能了解其中差异,就能了解个别数据所带来的影响。

董教总所说的3.6%,即是指政府在有关计划拨下发展拨款分给华小的部分,相对之下国小获得总拨款的95.06%。华小虽然依然每日正常运作,但是在未来发展扩张方面所面对的打压却已经昭然若揭。即便在加上李成材称谓政府随后增加的拨款,华小所获得的发展拨款也只增至4.8%,而国小依然是93.4%

董教总一直以来为华小争取合理公平的建校机制和发展拨款,大力鞭挞政府只拨出微不足道的发展拨款。行政津贴并非不重要,但是在这场争论中根本毫不相干,因此15.5%只不过是一堆渗了水的数据。

李成材、魏家祥和尤绰韬若非愚昧,就是在欺骗公众。将各具不同意义的数据相加已模糊华教面对不公对待的真相,其罪恶无异金鹏集团高层炮制假账欺骗投资者的钱。马华一味坚持渗了水的数据,只是在掩饰其华教功绩的苍白,为来届大选粉饰橱窗。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临崖之马》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