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0, 2006

要说不要怕,要怕不要说

今年的马华青年团在常年大会似乎恢复了敢怒敢言的本色。马青总团长廖仲莱直闯一直被视为“敏感”的课题地带,在其开幕演讲词中大谈“霸权”论、国阵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和凯里的“种族输赢”论,其后更高喊“要做不要怕,要怕不要做

马青是否能从此就敢怒敢言,或只是虚火上升,时间已经证明一切。然而,马青总团长这番豪情壮志似乎只是局限在华语圈子,却无法让其他语言圈子共赏之。据网络媒体报道,廖仲莱上述言论只是出现在华语演讲里面,而马来语演讲只是提及华小师资问题。这样表达方式的后果是,他对“霸权”论等的意见并不能直接传达至其他语言圈子。巫青总团长希桑慕丁虽然人在现场,却不能直接明白他的言论。

马来西亚媒体和读者基本上可以分成马来语圈子、英语圈子、华语圈子、泰米尔语圈子和其他较小的语言圈子,而圈子里的媒体和读者往往只是彼此接触,甚少步出圈子外,直接接触其他语文圈子的媒体和读者。阅读或听惯中文题媒体的人可以终生不曾去接触马来媒体,而马来语圈子更是完全不懂得中文或泰米尔文媒体的报道。

由于言语是思想的载体,这样现象所导致后果是不同的语文圈子的人难以理解或至少难以直接理解另一圈子人的想法。在华社引起轰动的课题,马来社群可以完全不了解,而相反亦然。各族间的思想交流之间产生了鸿沟。

廖中莱可能也懂得不同语言所能触及的圈子范围,因此选择只以华语发表上述看法。这样一来,他就算多么敢怒敢言直闯敏感课题,也不会直接冲击以马来语作为主要媒介语的马来社群。

然而,这实际上是无助于协助各族间的理性对话和辩论。政治人物以不同语言发表有差异的看法,只是延续英殖民地时期“分而治之”的策略。由于语言的不相通或阻碍,这些看法很容易被精通多语的政客根据自己的需求翻译并操作,成为撕裂族群的工具。因此,这种“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的方式只会让各族间的猜疑愈来愈加深。希桑慕丁选择隔日,而非当场发表不满马青大会的言论,虽然极可能因为他需要其他人翻译告知,然而却是无可否认地充分利用了这情况为己谋利。

猜疑只会让各族间的“敏感”课题越来越多。因此,我们要倡导的是见谁都说一样的话”,并利用共同沟通语言(即是马来语)跨越鸿沟勇敢和直接让异族了解我们的想法,而不应嵬嵬缩缩。惟有彼此间坦荡荡,我们才能将彼此的猜疑减至最低和建立信任,理性的对话空间自能油然而生。我们在这个国家已经相处了数十年,我们应该已经有个能和不同的族群理性的沟通和辩论的空间。我们应让大家了解族群之间不是零和游戏。

要说不要怕,要怕不要说”,以此与廖仲莱和众位同胞们共勉。

刊登于东方日报名家版2006年9月9日(星期六)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